1987年8月撤县建市,1994年10月批准为省直辖副地级市。天门为中国内陆最大的侨乡,新型的现代化、工业化园林城市,是江汉地区教育、商业、医疗和房地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连续8年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是全国著名的棉乡、状元之乡,中国最大的棉花交易中心,全国产粮大市,中国茶城,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棉都,湖北省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武汉城市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天门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北抵大洪山,与荆门、孝感接壤;南依汉水,与潜江、仙桃为邻;与省会武汉咫尺之隔。天门拥有江汉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是江汉腹地唯一拥有两条铁路线的城市,高层建筑数目位居江汉地区首位。
交通
公路
截止2012年底,该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65.3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37.6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公里、一级公路99.84公里、二级公路395.45公里、三级公里138.50公里、四级公路2772.54公里、等外路203.04公里。有沥青砼路面270.76公里,水泥砼路面2243.84公里,其他路面687.67公里。
铁路
长荆铁路-天门站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建于2002年,距皂市镇区约两公里,距天门市区约二十八公里,离武汉站112公里,离荆门站132公里,隶属武汉铁路局宜昌车务段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
沪蓉高速铁路-天门南站位于湖北省天门市多祥镇,是隶属于武汉铁路局的二等站。天门南站是汉宜高铁沿线车站中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之一,办理客货运作业,设到发线6条,基本站台及中间站台各一座。货场规模按600kt设计,设尽头式货物线4条。站房面积4000平方米,钢结构无柱雨棚面积21041平方米。
武天城际铁路: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主干线之一的武天城际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目前处于前期勘测阶段。线路大致沿菏沙公路修建,对于缓解天门市,汉川市近300万民众出行,促进武汉城市圈西部,汉江北岸经济区域一体化意义重大,对于天、汉两市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同城化明显。
水运
全市通航里程共计339.4公里。其中汉江通航里程142.2公里,等级4级;汉北河杨峰至严家三湾,通航里程90.6公里,等级6级;皂市河邓李至水陆里,通航里程22公里,等级6级。北支河吕巷至万台通航里程50.6公里,等级7级;南支河程井口至净潭通航里程9公里,等级7级;沉湖及其他干渠23公里,等级7级。内河230公里航道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流域面积为8855平方公里,年降雨量1135毫米,汉北河水流量年平均为23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24米,航道年平均水深1.6米,最大航道水深1.9米。年通航时间8个月(4-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