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分享到: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会员城市:
 资讯中心 > 物流资讯
智能物流园,到底该怎么玩?
发布时间:2017/11/13 来源: 作者:

  当下,建设智能物流园区,提供整体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迫在眉睫。

  若想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高效便捷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则需要从建立并执行一套共享的物流和运输国际标准着手。


  服务一体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需求逐渐成为常态,社会化物流需求日益增长并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趋势。在整个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用于产品加工制造的时间仅为10%左右,而物流过程所用时间却占到将近90%。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作为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园区通过各种物流资源的集聚,发挥规模效应,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从而起到降低社会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促进物流行业整体水平发展提升的积极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建设智能物流园区,提供整体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迫在眉睫。若想实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高效便捷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则需要从建立并执行一套共享的物流和运输国际标准着手。 

  智能物流应从物流标准的导入着手,国际多式联运应从运输标准体系的导入着手,软件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要遵循一套标准,国际规则同样也要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而作为集中处理货物装载单元集聚、中转、分拨、交易等的物流园区,也同样要按照国际标准来建设和运营管理,更要适应工业4.0时代智能化、互联网化、供应链服务一体化的需求。 

  以标准谋发展

  事实上,智能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的有效载体,想向专业化发展确实需要导入物流标准。

  第一,随行和非随行运输标准体系。即不同的运输方式(水运、铁路和公路运输)间能够相互衔接,统一的装载及转运标准是唯一的通行证。

  第二,智能物流园区必须建有精准分拨中心。精准分拨(集散)中心是智能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园区能够绑定货源的关键因素,集散中心的主要作用是货物分流。 

  多个小客户的货物组成一个完整的装载单元,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被运输到配送中心,货物在配送中心分拣重组后再运送到收货人手中。许多集散中心已使用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和存储。物流园区也可对货物进行重组后重新发货,并可进行仓储,但主要功能是揽货和分拨。 

  第三,城市化产生新需求,物流园区服务城市运行的作用日渐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市区不断扩展,住宅、商贸、金融、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物流园区逐渐成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衔接点,是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其服务城市运行、服务消费、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将会不断增强。 

除此之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以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也成为一个紧迫的话题。 

  第四,产业转移和升级改变物流运行格局,专业化、智能化服务成为其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展高端物流服务,加强物流与商贸业、先进制造业、文化艺术等行业的服务联动,从而实现从传统运输、仓储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供应链集成商的转变,已成为经济发达区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同时,诸多数字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数字物流运作中,要求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去支持整个物流服务链,并能够组织相关执行成员协同为企业物流需求提供高效服务。 

  在重大需求发生改变的形势下,物流园区专业化、智能化服务的提升俨然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第五,发展国际物流,“无水港”建设成为热点。“无水港”是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设立的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虚拟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也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无水港”常常集成口岸、物流、增值服务等功能。货物在“无水港”内“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一切通关手续,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内陆。然后通过水铁联运的方式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如此一来,集装箱就可以直接装船出海。将港口功能引入内陆城市,还有助于实现陆地国际物流与海洋国际物流的无缝衔接,密切内陆地区产业与世界各国产业之间的连接,使内陆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发展。 

  “无水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各级政府除了将“无水港”视为拓展港口腹地范围的工具以外,还比较重视“无水港”在构建综合交通网络、提高国际供应链运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中的作用。

  布局园区 规划先行

  当然,规划、建设一个智能、智慧两翼发展的物流园区,物流规划必须是高起点。 

  首先,国家要加强对物流园区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的目标得以顺利实施,此举有利于整合集约资源、提高运作效率、减少和避免物流园区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及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其次,物流园区发展建设要科学规划、强化定位。在“物流园区热”高涨时期,我国物流园区的空置率曾一度高达60%,这是物流园区建设定位不准、盲目建设、脱离实际需求的必然结果。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一定要从市场需求和园区区域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并对物流资源、市场需求、配套设施及产业发展现状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宏观环境、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区域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严谨论证和科学预测,明确和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和长短期建设规模等内容,确保物流园区的规划定位清晰、切合实际、合理可行,切忌脱离实际、贪大求快、盲目乐观。 

  再者,物流园区发展要坚持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物流行业是现代服务行业,与市场经济环境联系紧密,所以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设一定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行业的交易平台和提供管理服务的场所,是一个具有集聚性、关联性、规模性和整合性的整体,它的生命力在于以资源整合为手段,通过市场化运作、完善服务功能,吸引和集聚各种物流资源提供物流服务。把握物流市场需求的趋势、结构、规模和特点,是物流园区设立运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离开了对物流需求的分析和把握,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就失去了行动的方向和成功的保障。 

  最后,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要不断创新。物流园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重点,成为现代物流技术研发、转化和应用的孵化基地,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拓展业务发展模式,增强园区综合服务和盈利能力,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引导工商企业物流合理化、提高协同运作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等方式,完善物流园区的一体化运作水平,提供整体供应链服务,以满足更多的物流需求,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中。

  【作者系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

上一篇:汪鸣:供应链主导城市群物流系统建设
下一篇:发改委:铁路、民航、港口、邮政等交通运输
活动发布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分会服务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秘书处     京ICP备1401607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5F 邮编:100028
联系电话:010-58678927 

电子邮箱:luli_good@126.com

China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
Urban Logistics Union of China

Ms. Alice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partment 

Mobile: +86 13436926706 

Tel: 010-58678900

Add: 5F, Building A, Times Fortune, Shuangguangxi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Email: CCTA_Ali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