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时代周刊获悉,3月13日,顺丰控股发布了2017年报。年报显示,2017年度,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710.94亿元,增幅达23.68%;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7.71亿元,同比增长14.12%。
看点一:连续两年顺利完成业绩承诺
2017年顺丰控股经营水平良好,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营业利润64.49亿元,同比增长74.91%。顺丰控股每股收益1.12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37.03亿元,较上年同期利润额26.43亿元相比,同比增长40.08%,超额完成2017年承诺利润(28.15亿元)的129.68%。顺丰控股已连续两年顺利完成业绩承诺。
2017年末,顺丰控股总资产达576.60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30.65%。得益于2017年度良好的盈利水平及配套募集资金到位,顺丰报告期末净资产326.81亿元,同比上升59.33%。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进一步下降,由2016年的53.42%下降10.19个百分点至2017年的43.23%。
从现金流上看,2017年货币资金达到173.18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达30.04%,较上年增加14.37%。充裕的后备资金为顺丰之后的战略计划实施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点二:票均收入回升,高达23.14元
2017年,顺丰控股业务量、营业收入和利润都持续稳步增长,实现快递件量30.52亿票,同比增长18.29%;其中速运物流收入706.09亿元,同比增长23.57%。
数据显示,2017年顺丰的票均收入有所回升,达到23.14元。2014年至2016年的快递业务的票均收入分别为23.61元、23.83元和22.15元,总体来看顺丰的票均收入远高于行业12-14元的平均水平。顺丰适当减小折扣率或许是2017年单价回升的一大原因。
看点三:重货、冷运、同城配、国际等新业务表现抢眼
根据年报信息,顺丰控股2017年营业收入中时效和经济板块的传统业务仍是主要来源,收入615亿元,占比高达86.51%,但与去年的占比90.09%有所下降,而新业务比重随之在逐渐提升。重货、冷运、同城配、国际等新业务占收入比从2016年的9.9%上升至2017年的13.5%。
在新业务中,重货运输营收占比达6.19%。顺丰控股自2015年起正式推出重货运输产品以来,截至2017年末,顺丰控股拥有717个重货网点和21个重货中转场,场地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覆盖全国31个省289个主要城市及地区,车辆4000余台。2017年重货产品不含税营业收入净额达44.02亿元,同比增长79.93%。
此外,同城配业务表现抢眼。2017年同城配业务不含税营业收入总计3.6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636.18%。顺丰2017年切入同城即时配送领域,并初步搭建完成全国范围内第三方直营即时物流配送网络。在客户服务方面,已形成具有顺丰特色的30分钟快速安全送达的服务品质。目前,顺丰已为服装行业、餐饮外卖行业、商超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平台行业等的主要品牌客户提供优质的同城即时物流配送服务,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百度、天虹等主流品牌成为合作客户。
冷运与医药业务也保持了高速发展,不含税营业收入达22.95亿,同比增长59.70%。国际业务净收入20.43亿元,较上年增长43.70%。截至报告期末,顺丰国际快递服务已覆盖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巴西、墨西哥、智利等53个国家,其中,南亚片区网络覆盖范围已超过90%;国际小包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225个国家。
看点四:高于同行的品牌溢价和竞争门槛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递量超过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0%。但2017年快递行业进入了增速换挡的阶段。2017年快递行业业务量规模为400.6亿件,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规模为4957.1亿元,同比增长24.7%,均较2016年增速相比有所下降。
行业分析师表示,顺丰业绩在行业转型期内仍能实现稳定增长,一方面离不开行业体量的增长,但更主要的是高品牌溢价带来价格话语权。顺丰长期以来采用集中差别化战略定位中高端市场,优势明显。此外,与国际快递业接轨的直营模式也为顺丰为赢得了服务质量和市场号召力,顺丰也由此获得了高于同行的品牌溢价和竞争门槛。
看点五:“天网+地网+信息网”的规模优势
从经营层面上看,顺丰上市之后拥有更强大的资本实力,进一步扩大了自身三网的规模优势。目前,顺丰控股拥有通达国内外的庞大物流网络,包括分点部网络、航空网络、地面运输网络、中转场网络、客服呼叫网络、产业园网络等,拥有显著规模优势。同时,顺丰加大IT资源投入,夯实了“天网+地网+信息网”组合的智能物流核心竞争力。
此外,顺丰的物流场地资源价值在上市之后也进一步显现。为顺应快递行业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同时响应国家邮政局在“十三五”规划中加快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的任务,顺丰控股提前布局,打造“快递+”和“互联网+”双核驱动的产业园服务生态圈。
截至2017年末,顺丰控股持有物流场地土地面积约4,226亩(2016年末为2953亩),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72.07万平米,已建成建筑面积约78.11万平米,物流场地资源账面净值合计约人民币86.07亿元,较上年增长39.50%。
看点六:智慧物流初见成效
据统计信息显示,顺丰控股2017年度业绩毛利率为19.97%,2016年和2015年分别为19.55%和19.92%。2017年顺丰的归母净利率6.71%,扣非净利率达5.21%,同比上升了0.6个百分点。顺丰利润率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化和营收增长。
目前,顺丰控股自主研发的一套完整的智慧网平台,包括顺丰物流各项核心营运系统、顺丰地图平台、大数据平台、信息安全平台、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等,打造智慧化的坚实底盘,快速、灵活、安全、全面地支撑业务发展,实现数据交互分析,驱动业务决策,有效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经营效率。
2017年顺丰控股科技投入共计16.04亿元,顺丰科技及各业务区IT人员近3700人(含外包),其中研发投入11.67亿元,研发人员(含外包)约2800人,运维及其他支出4.37亿元。2017年顺丰在物流无人机、智慧设备、智慧服务、智慧决策、车联网等智慧物领域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顺丰的2017年以骄人的成绩落下帷幕,亮点、看点颇多,却也引发了众多物流人深入思考。
顺丰的2018年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我们静观其变。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