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分享到: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会员城市:
 资讯中心 > 物流资讯
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为什么那么难?
发布时间:2018/4/8 来源:亿欧 作者:

国家重视冷链物流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着规模小、技术有限、缺乏统一标准等痛点,尤其是在标准化方面,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整体效率的低下,对此,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的建设。

早在2014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冷链运输物流企业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例如“完善农业用地政策,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根据20163月的一则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表示,国家强制性冷链标准正在制定中;到了2017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制修订一批冷链物流强制性标准。

201782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健全全程温控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强化企业运营监管,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程温控、标准规范、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断链”问题基本解决,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

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为什么那么难?

在标准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会面临不少现实的阻碍。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方方面面的考量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从冷链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的缘由大致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上游本身缺乏标准化。物流是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所以就导致在服务体系上,包括设备、技术等,需要配合非标准化的主体,去做量体裁衣的匹配。冷链物流的主要对象,从上游的角度看,比如农产品、生鲜食品这些,本身是具有天然属性的,并非像汽车、数码产品等纯人造的产品,可以很容易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京东物流冷链配送负责人夏萌指出,冷链物流企业能够控制的仓储、配送、车辆设备、系统等所有工具的改造,都要依托于上游的产品来进行调整,所以标准化才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第二,标准化范围难以界定。由于技术是冷链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标准制定过高,一部分企业会受制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另外,冷链物流标准也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标准不能过低,这就成为一个难点。

第三,受限于技术瓶颈,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断链和分散的问题,物流企业不得不采用“断点续传”的方式,就像古代驿站“八百里加急”的形式,每到一处就更换一匹马。“续传”的点越多,所经过的运输途中的工序就越多,更难以保证全流程的标准化。

第四,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的实行缺乏依托。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较为成熟,标准化体系较为完善。而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情况,都是以“小、散、乱”为主要特征,不仅是冷链,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化都是一个难题。

在冷链物流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去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提案》,其中提到:增加绿色通行证发放数量,放宽对生鲜农副产品配送车辆的进城限制;对冷链物流车通行实施优惠政策;加大对大中型城市冷链物流相关设施的用地支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的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物流行业的协同互助。在消费升级的刺激作用下,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也日益受到瞩目,作为优秀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近期完成6400万元B论融资的亿欧,也将在418日于北京举办“发掘新动能——GIIS 2018中国冷链物流领袖峰会”,大会邀请到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凯雪冷链、鲜生活冷链、中粮我买网、中冷物流、海航冷链、中冷物流、九曳供应链、宋小菜等冷链物流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与诸多行业领袖、从业人士和行业关注者一同探讨促进冷链物流行业重构、消费升级。

上一篇:阿里“吃”掉饿了么 看中的是它的物流配送
下一篇:快递公司自己做零售胜算几何?
活动发布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分会服务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秘书处    京ICP备1401607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5F 邮编:100028
联系电话:010-58678316 

电子邮箱:631398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