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物流时代周刊主办,中国物流城市联盟、中国物流研究中心、界上大学物流学院组织承办的首届“中华物流大讲堂”在云南昆明正式开讲。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恽绵、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分别就“新经济环境与城市配送的思考”以及“城市配送的成都实践”进行专题授课。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倪玮为“中华物流大讲堂”特聘教授颁发聘书。云南省、昆明市政府领导和物流企业人士等200多人到场听课。
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倪玮为“中华物流大讲堂”特聘教授颁发聘书
众所周知,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服务性的重要产业。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物流中的政策导向、管理模式、组织运营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方面要求内部体制、机制进行转变调整,从而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迫切关注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区域化、国际化竞争。物流时代周刊杂志社执行社长、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潇在“中华物流大讲堂”上指出:“转变观念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是人才。高速发展的中国物流业,人才短缺和匮乏情况日益突出。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城市物流相关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巨大的人才缺口严重制约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应广大城市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的要求,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支持的中华物流大讲堂应运而生。”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恽绵介绍新经济环境与城市配送的思考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恽绵指出,物流企业是物流产业的基础,物流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生存是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他建议各级政府的各个物流相关的主管部门,从“问题管理”向“支持管理”转变,切实解决物流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税务、工商、劳资、保险、消防、安全、商业、环保等实际问题。同时需要从物流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比如货车通行、停靠卸货、车辆大吨小标、夜间配送等问题着手。恽绵认为目前物流产业多头管理的局面应该逐步改变,建立适应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政府管理体系,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在统一管理格局和发展规划下各行其责,共同为促进产业发展努力。此外,恽绵还指出,下一步也需要加强行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加强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支持中国物流企业经营及技术创新,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介绍城市配送的成都实践经验
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在大讲堂上传授了成都物流模式的发展思路:成都通过科学编制全市物流规划,形成物流集中发展区,并以绕城高速为边界,引导供货商将货物集中存放于标准化仓储设施,再由标准化集中配送车辆,配送至城区门店。谈到物流业问题的破解之道,他呼吁各地方成立物流发展的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统筹物流发展,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加到位的政府服务,这对物流业发展的意义将更加重要。
对于不少与会的物流相关企业人士来说,这是第一次政府主管部门和物流配送企业齐聚一堂,探讨城市配送的物流问题,不少企业代表都认为“中华物流大讲堂”切实发挥了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作用,在“中华物流大讲堂”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中华物流大讲堂立足于权威的行业平台,以传播最具价值的物流运营经验,推广最具榜样的物流发展模式为宗旨,针对物流发展疑难杂症,寻求解决之道,通过深入到各个物流重点城市及重点企业,开展主题讲座、专业指导、培训和研讨交流等活动,助力中国物流健康快速发展。
中华物流大讲坛讲师团成员主要有:
1.参与国家物流政策制定和规划编制的著名专家;
2.从事物流一线研究并卓有建树的知名学者;
3.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成功企业家;
4.中国物流杰出成就奖获奖城市主管部门领导组成。
课程将针对物流企业、制造业物流、城市物流管理与决策、企业物流四大方向设计。采用政策解读、趋势分析、经验分享、案例剖析、实战演练等方式巡回授课。具体授课内容根据城市和企业需求安排和定制。在本届中国物流万里行昆明站同期举办的这次中华物流大讲堂是首开先河,后续我们将推出更多精彩课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