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副主任
资本是逐利的、贪婪的,但对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
过去10年,是中国快递业高速发展的黄金10年。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仅为10亿件,而到了2016年已达到313.5亿件,雄踞世界第一。从10亿件到100亿件,我们用了8年时间;从100亿件到200亿件,我们用了1年两个月;从200亿件到300亿件,我们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从趋势上看,中国快递业增长的加速度仍会继续。
与此同时,各路资本一直尝试进入。几年来,各种并购、重组、注资快递企业的案例纷至沓来。以2013年招商局、中信资本等入股顺丰为标志性事件,至2016年圆通、申通、中通、顺丰、韵达等企业融资上市,资本大戏达到了高潮。各快递企业融资上市后,纷纷摩拳擦掌,欲抢占先机,分享更多的市场份额,快递业携资本的力量步入一个暂新的时代。
资本化后的快递业发生了新变化,而走上资本之路的快递企业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
面对企业对投资者业绩的承诺,无序单一的价格战能否保证运营稳定和长期增长;产品的单一化和服务的同质化使得供给层次与需求结构的匹配和适应能力不足;资本的注入对全流程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提供单一寄递服务,快递供应链体系调整的进程将加速等。资产资本化后的快递企业需要新的变革,以适应市场需要,达到资本目的。否则,不仅投资者可以用脚投票,消费者也可以说不。
从市场的角度看,过去10年,快递业的发展在需求激增和要素驱动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但在要素成本全面上扬的背景下,快递业发展将难以为继,需要全新的变革。以产品和服务为价值取向,以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为动力才是快递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快递企业的竞争也必然从拼价格、拼市场占有率走向拼服务质量,从单纯的寄递服务提供商走向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等。无疑,资本的进入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资源的流动性,加速这一变革的进程。
上市,意味着更规范的公司治理、更专业的公司运营、更透明的财务报表和更严苛的信息披露,快递企业应积极适应和主动变革。要根植主业、聚焦核心,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攻方向,完善供应链,构建生态圈;要塑造品牌、抓好品质,重构服务链条;要稳中求进、创新求变,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要重视文化、树立形象,坚持文化强企战略,落实价值理念。
无疑,资本是逐利的、贪婪的,但对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资本的逐利性和快递业持续稳定向好发展的意愿并不矛盾,关键看快递企业如何看、如何想、如何做。今年,国家邮政局提出“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的总体思路,既是方向,也是路径。如何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上借力资本、善用资本、做强企业、壮大行业,需要深思。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转载须联系授权。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
——————————————
物流时代【微信号:wuliushidai】
——中国物流业第一专业媒体平台!
杂志订阅:微信回复A
投稿:wuliushidai@qq.com
希望被采访报道、联系授权或广告投放,请加微信:495985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