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山市商务局物流办 刘新立
近年来,唐山市积极推进沿海发展战略,力促现代物流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着眼于构建海陆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全市铁路、港口、机场等资源整合,支持物流园区壮大规模,加快仓储物流业发展,全面提升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和水平,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唐山建成国家一级物流节点城市。
唐山市建设国家一级物流节点城市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唐山地处交通要塞,是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咽喉地带。京哈、通坨、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山、大秦、七滦、迁曹、滦港铁路纵横穿越全境,营业里程达786公里,铁路网密度5.83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国铁路网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20多条铁路支线延伸至各重点厂矿企业,为围绕铁路支线建设物流园区奠定了基础。京沈、津唐、唐港、唐承、沿海高速公路与环城高速公路、国道相交连接,形成网络,四通八达,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533公里,所有县(市)区均有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是面向国际通航的港口,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区联系东北亚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重要口岸。唐山三女河机场已开通联系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10条航线。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完善,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将成为唐山市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
唐山市是河北第一经济强市,GDP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总量上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所有县(市)均是河北省县域经济前30强,全国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位居第19位。2012年,唐山港以3.65 亿吨的货物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十位,同比增幅达到16.8% ,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进入全球港口十强。交通基础建设投资204.2亿元,公路货物运输总量3.76亿吨,增长14.0%;货物运输周转量848.05亿吨公里,增长14.0%;美国沃尔玛、英国乐购、英荷壳牌石油、韩国乐天、法国雅高、法国家乐福、日本住友、松下等19家世界500强以及浙江物产、天津物产、广东物产、中铁联合物流等一批重量级物流企业落户唐山,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9个,省著名商标282个。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586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财政收入完成622.6亿元,同比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18.52亿元,增长15.4%。全年进出口额104.82亿美元,其中出口43.18亿美元,增长11.2%,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
区。唐山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巨大的物流需求必然带来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物流产业作为唐山经济转型的战略性产业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和支持政策,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唐山市作为全国17个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现代物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改善物流投资环境,在2010年中国(北京)国际物流节上被评为“全国物流中心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发展冷链物流,在第八届中国(昆明)国际物流节上荣获“2012中国冷链物流先锋城市”奖,受到相关专家和社会各界好评。第三方物流快速增长,物流企业加速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物流企业15700家。其中,从事运输、仓储及邮政物流业企业1519家,个体工商户14181家,注册资金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13家。开滦国际物流集团、海港远大物流集团分别位列全国物流百强企业第九名和第六十九名,并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5A级物流企业;北方物流、佳源贸易、万和国际物流、天明贸易、海港华贸被评为4A级物流企业。A级物流企业达到11家。
在交通运输、仓储行业,数字化立体仓库、专用叉车、集装箱车、箱式货车、物品托盘、GPS定位等先进物流技术手段不断得到应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正在普及。在信息网络资源建设上,唐山市已建成了公众计算机互联网等130多个公共网站和商业网站,信息资源开发和技术应用初见成效。与此同时,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深入发展,唐山佳源集团研发的钢铁电子交易平台,列入国家信息化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果;开滦国际物流集团曹妃甸数字化配煤项目填补了国家煤炭产业链管理空白。唐山烟草公司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自动化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在全国烟草系统推广。这些企业建设起点比较高,物流设施比较先进,功能比较完善,代表了唐山市物流未来发展方向。
2012年以来,河北省政府批准唐山市设立唐山海港、曹妃甸、唐海临港、唐山丰润区北方现代物流城、迁安市北方钢铁物流、唐山路南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唐山西部商贸物流园区、滦县等八个省级物流聚集区,占全省认定的24个物流产业聚集区的三分之一,成为河北省物流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布局区域,为唐山市建设东北亚物流枢纽城市创造了条件。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工作思路。按照十八大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唐山市抓住有利时机,围绕建设冀东物流大通道,发挥区位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突出抓好十大物流园区和物流产业集聚区,推进100个重点物流项目,重点培育50家大型物流企业,拓展物流服务领域,推进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以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为主要特征的环渤海综合性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及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唐山市重要的主导产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支柱,推动唐山经济的科学健康快速发展。
要有稳妥可行的发展战略目标。从发展目标看,要通过发挥唐山钢铁、煤炭、装备制造、建材、陶瓷、化工、农副产品等特色支撑产业和优势港口对物流集聚的支撑带动作用,到2015年在全市初步形成“一带两通道”的总体格局:即打造“唐山湾物流产业带、冀东内陆物流通道、冀东国际物流通道”。即发挥曹妃甸新区和唐山港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沿海唐山湾四点一带(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产业带;发挥市区(路南、路北、开平、高新、丰润、丰南、古冶)以及遵化、迁安、迁西、玉田、滦县的钢铁、煤炭、陶瓷、化工、机械和现代装备制造、建材产业集聚及人口聚集的作用,建设连接华北东北西北及全国的冀东内陆物流通道,重点建设开平、路南、丰润、迁安和遵化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人才优势以及唐山港和空港物流园区的口岸优势,建设连接东北亚以及全世界的冀东国际物流通道,使唐山市成为国际物流的重要枢纽和国家一级节点。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力推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唐山市的主导物流产业链。围绕产业基础,重点打造8大物流产业链。一是依托唐钢物流、远大物流、和平钢铁、佳源钢铁配送等企业,打造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从运输、仓储、装卸,到加工、整理、配送等精品钢材物流产业链。二是依托开滦物流等煤炭运输企业,打造煤炭物流产业链。三是依托唐山机车车辆厂、盾石机械、唐齿集团、冶金矿山、松下焊机等企业打造装备制造物流产业链。四是依托冀东水泥、惠达陶瓷等企业打造建材(水泥、陶瓷)物流产业链。五是依托三友碱业、煤化工等企业,打造化工物流产业链。六是依托荷花坑、乐亭果菜、金玉等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鼎晨食品农产品龙头物流企业,打造现代农业物流和冷食物流产业链。七是依托国家粮食储备库、省、市粮食储备库和粮食批发市场,打造粮食物流产业链。八是依托北方物流、金客隆等流通集疏中心,培育打造家用电器、日用百货、生活用品等物流产业链。
重点建设“十大物流园区(物流产业集聚区)”。一是加快建设曹妃甸物流园区。主要包括保税港区,铁矿石物流中心,煤炭物流中心,钢产品物流中心,能源物流中心,化工物流中心,装备制造物流中心和杂货物流中心。重点建设以煤炭、石化、矿石、钢铁、散杂货五大货种为主的物流交易中心和曹妃甸国际航运中心。二是建设京唐港物流园区。发展以钢铁、建材、大型装备、石油、化工、汽车整装及零部件等物流项目为重点的临港物流园区。三是加快谋划建设空港物流园区。依托三女河机场,谋划建设具有货物配送、中转、采购、仓储等功能的空港物流园区。四是依托路北、路南和开平及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城市生活物流园区,建设辐射华北东北的冀东区域生活物流中心。五是依托开平、乐亭、丰润、迁安、滦县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加快配套物流项目建设,形成具有仓储、运输、配送、采购等功能的唐山装备制造产业物流集聚区。六是依托唐钢、国丰、建龙等企业,加快滦南汇丰钢铁物流、唐山和平钢铁物流、佳源钢铁交易配送物流、华北金属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开展仓储、加工、分拨、采购等物流业务,到2015年,形成全国重要的钢铁产业物流集聚区,钢材及原材料采购分拨基地。七是加快规划和建设15平方公里的遵化现代物流聚集区,重点发展木器加工、汽车贸易等物流项目。八是加快建设23.8平方公里的丰润现代物流城(物流产业集聚区)。九是依托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加快建设乐亭临港物流园区、滦南嘴东、青坨营物流园区和唐海临港物流园区。十是依托玉田、迁西、滦县、滦南、乐亭、开平、丰南等县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冷链物流,建设冀东区域食品物流园区和食品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区。
全力抓好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物流项目建设速度,实行物流重点项目市县级分包责任制,项目责任到人。定期或不定期的调度和督导项目建设情况,妥善解决物流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积极储备、筛选一批新的大型物流项目,力争列入全省支撑项目和重点项目,在用地、资金方面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重点抓好14个省级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同时抓好50个市级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实现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创造良好环境。发挥唐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要建立物流联席会议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物流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推动重大物流政策的落实。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和督导工作,推动各个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物流工作的落实。做好重点物流项目工作,使唐山市更多的物流项目进入省重点和国家重点,推动项目落地。积极推动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落实服务业支持政策措施,抓紧出台《唐山市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意见》,推动和引领物流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