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城市物流
文│谢永金
物流之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已为业界所共识,可是,当城市物流遇上“一带一路”,又会产生怎样的社会、经济效应?各地诸侯又是如何布局新政策新环境新常态下的城市物流?请跟随《物流时代》杂志记者走进“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物流节”的“2014中国城市物流大会市长论坛暨2014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年会”上去看看,听听诸位市长是如何布道新型物流的。
什么样的容器,盛什么样的茶
我们都在谈论“一带一路”战略中节点城市物流建设的个性化问题,究竟是什么桥头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发挥地方特色和作用,打造典型性应用城市,乃至于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物流城市,这才是能否在诸多“堡”、“新欧”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我们从东至西依次来看,首先是有着“东方桥头堡”美誉的连云港,自然,连云港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优势不言而喻,其在铁水联运方面做得相当好,满眼望去,几乎没有几个城市能够将铁路和水路联接如此纤密。“当前,连云港在‘一带一路’物流发展模式上有两大关键词,一个是服务,另一个是辐射。”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尹哲强认为,连云港拥有一流的港口口岸,服务“一带一路”物流发展有“天赋”;连云港综合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备,服务“一带一路”物流发展有“能力”;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必须为各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

2014中国城市物流大会市长论坛暨2014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年会现场
为此,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认为,连云港的城市物流必须从以下几点发力:第一,完善物流设施,重点是在公铁联运方面,同时加大港口的腹地;第二,提升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物流运营商和船公司;第三,完善产业链,增加对开列车。
我们再来看看兰州市,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商埠重镇,同时又是西北交通通信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那么,这样的节点城市又该如何布局?
据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俞敬东透露了兰州市城市物流的发展计划,如:加快构建辐射西北的物流中心、加快构建成为黄金通道物流节点城市、加快构建面向中亚、中欧国家重要物流平台、积极搭建区域交流合作平台。从这个计划来看,基本秉持的是“从点到线”的发展路线。其实,我们知道兰州的铁路、航空、公路枢纽都比较发达,同时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包括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等云集兰州,再加上广阔的腹地和进出口集散中心,如此众多的地方优势,将来应该在新区建设方面进行精细的物流园区规划和运营,同时壮大地方的特色产业,如马铃薯,以此促动地方的物流发展。
那么,有人会说我们是内地城市,既没有连云港那样的港口优势,又不是兰州那样的商埠重镇,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会究竟在哪?比如武汉,按照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雷勇生的期望,而他的期望更多的是依托于城市联盟的作用:加快城际交通的运输机制,促进跨区域的发展,实现城市间物流通道,形成点、线、面的物流网络体系。整合物流联盟的信息资源,共同参与和制定物流标准,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联盟城市物流信息共享,共同研究发布物流指数,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支持联盟城市统一,促进城市间商品流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本地区制造业和商贸企业,开展跨区域的物流业务对接与合作。
其实,武汉的优势在于人口密度大,而这也是物流城市建设的重要砝码,毕竟有人口的地方就一定有消费,就必定有物流的需求。而且,武汉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铁路枢纽、航空枢纽都已经形成了,具备枢纽城市的要件。再加上武汉市政府非常重视物流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物流中心城市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但也有专家指出,武汉要想更深层次发展物流,就必须重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重视高端物流的发展,增加物流强度。
什么样的矛,用什么样的盾
扬长就要避短,每个城市的物流发展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诸如地理环境、人文、经济、气候等等方面的不足。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华祥的态度就比较坦然,他指出虽然临沂市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1)从企业层面看,规模总量大但整体水平低。目前,临沂物流企业“小散弱”现象突出,行业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低。(2)从物流业态看,主体多元化但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新型物流业态发展不快,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3)从运输方式看,运输体系全但发展不平衡。公路运输量占运输总量的95%以上,铁路、航空、临港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并在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上还存在明显短板。(4)从规划布局看,园区多但布局不合理,缺少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5) 从信息服务看,封闭运行平台多但公共信息平台少。“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其他城市都会存在,只是在于量和面的差异而已。问题既然存在,寻找解决途径就是“理所当然”的,临沂的思路是,坚持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以培育有竞争力的物流主体为重点,着力优化“一核四带六中心”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区域协同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融合”,努力将临沂打造成全国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
其实,综合也是一种特色!
借你一双慧眼,分辨的不仅仅是长处和短处,更要分辨决策的是与非。
我们在看地方城市物流建设和规划的时候,基本都是抱着“一体化”“全面性”的心态去实施,“大而全”的思路比比皆是,诸不知“小而专”反而是互联网思维在实际运营中的典型性运营方式。
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宜宾市已被列为国家公路货运枢纽和四川省首批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2013年,宜宾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77亿元。规划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30 亿元,将以港口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等为重点,以通道、节点、平台、市场为抓手,构建“1个物流园区、6个物流中心、14个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节点空间体系。在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景世刚看来,构建“铁公水空”立体互联交通体系建设才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此,有专家持不同意见,认为宜宾的发展速度虽然非常快,但是应该把宜宾的港口运营起来,让轮船公司、货代公司、物流企业都前来进驻,由物流公司总部来统筹这些货运。
其实,这就是一个思路转变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成都市是城市物流规划抓得比较早且做得相当有特色的城市之一,但是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和国外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另一个就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国家制定若干重大战略面前,在没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之前,所有城市的运营实践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对于各个城市而言,在“一带一路”战略面前,机会人人均等,关键是如何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规避发展中的短板。总而言之,在新政策、新环境、新常态面前,物流业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壮美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