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物流业正迎来全新时代。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企业增强竞争力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已达到229.7万亿元,但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却缺口巨大,不仅供给总量不足,而且人员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行业需求范围扩大,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与企业的需求完全对口,物流人才数量供给不足。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以年均6.2%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180万人左右的物流岗位需求。
首先,我国2000多所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每年为社会培养15万人左右的物流人才,加上第三方培训机构每年约17万人和公共实训基地每年约14万人的人才供给,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从高端的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到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及基层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
其次,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同,引起物流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别,加上不同地区地域优势和特点不同,导致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岗位差异显著,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物流人才的供需失衡。
再者,物流人才层次结构与需求不符,无法满足行业发展。从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对初级岗位(即一线技能人才)的需求最大,占到总需求的69%。但是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相反,高职培养人数最多,其次才为中职。
据调查显示,35.93%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物流操作岗位工作,26.99%的毕业生从事除物流之外的其他的工作,说明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是不能与企业的需求完全对口。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为尽快解决上述问题,6月28日至30日,肩负使命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2017亚洲物流双年展(以下简称:“物流节”)在成都隆重召开,为业界打造一场万人空巷的物流盛宴。
此次物流节,我们将从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为基点,与政府、企业、学者、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来自于社会教育、企业和个人等方面造成的物流人才紧缺或过剩的原因,并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对策。
当然,作为年度物流业发展的盛事,物流节也是中外物流从业者凝聚共识、启发智慧、展示形象、合作会展的重要平台。城市、物流园区、物流企业、装备制造类企业、商贸企业、金融、投资机构、教育、科研、培训单位等各大与会群体,各取所需,必有收获。会议、展览、颁奖、万里行、赛事、培训等六大核心内容,全方位呈现物流业发展新动能。
当下,物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之际,做精、做细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成为经济发展支撑的新动能,而城市物流业也进入了协同发展、区域分工、地区协作的规划发展时代,需要相互借鉴,合作共赢。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本届物流节担负了重要的行业和经济使命,重点研讨创新驱动、“互联网+高效物流”“一带一路”、跨境电商、枢纽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对我国物流业深远影响的命题。
不难看出,今年的物流节,必将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规格、更强的参与性,为政府、企业、学者和高校之间搭建坚实的桥梁,并特别设立了“物流人才日”,积极促进物流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合作,真正汇聚起我国物流业发展创新的新动能,促进校企人才交流。
你与优质人才,只差一个物流节。
咨询电话:010-58678316 010-58678927
手机:18810128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