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分享到: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会员城市:
 资讯中心 > 高端视点
从源头解“过度包装”之困
发布时间:2018/4/27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 作者:叶锋

今年两会期间,如何让快递包装更快“变轻”“变绿”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电商平台及商家、外卖买家、快递公司等各个环节入手,但源头治理更显迫切。

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 2017年11月11日,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8 . 5亿个快递物流订单,同比增长2 9. 4%,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3 . 31亿件,同比增长31. 5%。高速增长的快递业务量虽令人兴奋, 但背后伴随的包装问题却令人担忧。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 0 17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 . 8亿件,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 . 3亿卷胶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 6 0 0万吨,相当于消耗了72 0 0 万棵树,与新发展理念明显相违。

撕掉缠了好几圈的胶带,打开厚厚的纸盒,去掉一张大大的气泡膜,一番折腾之后,终于拿到了那支几厘米长的口红……其实,如此“隆重”“豪华”的包装样式在快递包裹并不少见,诸如口红这样的“折腾”或只是快递“过度包装”的冰山一角。

天量包裹产生的天量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想而知。过度的包装,在最终影响生态环境的同时,实际上还增加了快递物流的负担。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纷纷出台,均明确表示须规范包装使用、引导行业绿色发展。国家发改委也表示,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推行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的实施方案,要求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和物流企业提供绿色消费的选择。可以想象,随着新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天量的网购包装也必将戴上“紧箍咒”。

然而,推进网购包裹包装的绿色化、减量化,还需电商平台、消费者、物流企业、资源回收者以及政府部门等各方主体形成合力。如快递企业已广泛使用电子面单替代传统的纸质面单,其中部分企业电子面单比重已超过80%;在中转场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帆布袋替代普通编织袋;通过收费优惠,鼓励用户发件时使用二次利用的包装盒等。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从源头治理。目前,8 0%~9 0%的网购包裹都是由电商商家先行包装好,然后由快递公司揽收、转运、派送。因此,电商平台及商家在包裹包装问题上有更大的主导权,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目前,一些电商平台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采取措施。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在去年“双11”期间联合各相关机构实施“回箱计划”, 在10个城市全面开展废旧纸箱回收, 并预计在甘肃敦煌周边种植10万棵树。另外,政府部门也应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对网购包裹的“绿色包装” 进行激励。

期待通过各方努力,让我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能真正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上一篇:区块链成航空物流“锦囊”
下一篇:新零售下的供应链“智慧化”
活动发布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分会服务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秘书处    京ICP备1401607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5F 邮编:100028
联系电话:010-58678316 

电子邮箱:631398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