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0 日,2013 市长论坛暨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年会在海口召开。
中国物流城市联盟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首届联盟年会参会城市代表团达 70 个,其中中国物流城市联盟 56 个会员城市均派代表参加,最大的代表团人数规模超过 50 人;出席的主管副市长达 25 人,他们带来了各自城市的发展经验,就如何通过合作与创新来推动城市商贸物流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会议由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物流城市联盟秘书长杨潇主持。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致辞时指出,在推动城市物流发展方面,政府及主管领导的角色十分关键,要做到理念正确、软硬兼施、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在主题演讲环节,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张国庆就上海自贸区给国际物流带来的动力进行了剖析。他指出,上海自贸区建设有利于上海形成国际物流中心,有利于促进国际物流相关产业发展。物流业要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坚持创新,真正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约束,实现物流要素和资源的聚集,加快推动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
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副主席张迎春则分享了长沙市在打造全国商贸物流强市、助力中国(长江)新支撑带建设方面的探索历程和实施经验。“我们要构建一张高效有力的物流运行网络,让物流工程有支撑。”他说,长沙在发挥继有优势的同时,注重创新发展,打造全国商贸样板区,形成示范效应。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副主席狄瑞明介绍了该市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区域物流中心方面的思考和推进落实情况。呼和浩特市借助特殊区位优势,提出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愿景,打造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向西部辐射中转的枢纽中心,利用面向俄罗斯、蒙古国的特殊地理优势和空中航空优势,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
南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副主席吴炜介绍了南宁市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政策就是资金,政策就是资本,政府要加强对现有引导政策的研究,推动物流业发展。”他还介绍了南宁市如何紧抓环渤海开发,借广西设立把南宁打造成面向东盟区域性的国际物流基地的目标之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作为旅游城市的三亚市,在发展物流业上同样有自己的思路。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介绍了三亚通过加快交通物流发展,助力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的经验。他指出,三亚拥有 5000吨级吨位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拉近了三亚与世界的距离,建立起与世界连接的纽带和桥梁,也构筑了来自世界各地人民更加紧密的交流平台,为三亚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上,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作为互动活动主持,与兰州市委常委、 副市长杨学宁,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冯煜荣,钦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钦华,以及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围绕城市产业特点与物流发展重点,引导和建立支撑商贸业发展的物流体系,解决城市配送瓶颈的经验分享,从全国性、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的物流管理案例,商品批发市场到商业集散中心的物流管理模式等 5 个方面进行了互动探讨,现场反响强烈。
互动环节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常务副主席倪玮宣读了《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年度工作报告》。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物流城市联盟第一、二届联盟主席单位轮换仪式及中国物流城市联盟副主席授牌仪式。年盟年会最后环节是签约仪式,中国物流城市联盟与北京界上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车网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唯度投资有限公司先后签约,正式邀请以上单位分别担任中国物流城市联盟投融资工委会、信息化工委会、园区工委会秘书长单位。
新闻推荐:
|